現在很多地區都有養雞,而要想提高養雞成活率,雛雞管理很重要。而想要養好雛雞,就必須了解雛雞的生理特點。那么雛雞都有哪些生理特點?一起來了解下。 1、抗病能力差 雛雞的免疫力差,這是因為它們對于各種疾病的免疫功能還沒有建立完善,對于外界的環境適應能力也差。因此,養雞戶要提供良好的飼養管理和優良的環境。 2、生長發育快 雛雞生長速度很快,新陳代謝也很旺盛,養雞戶應該滿足雛雞的營養需求,尤其要注意雛雞對于新鮮空氣的需求。 3、敏感 雛雞對于環境敏感,對于霉菌毒素敏感,對于雞舍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也比較敏感;在缺乏營養和微量元素的時候,雛雞的表現也很敏感。因此,養雞戶既要控制好雞舍環境,也要慎重選擇獸藥和飼料。 4、膽小 雛雞的膽子很小,通常一點兒驚嚇就會讓雛雞受到比較大的刺激,從而產生應激。因此,養雞戶要注意防止各種噪音、鼠患,保持雞舍的的安靜,建設應激因素的發生。 5、群居性強 雛雞個體沒有基本的自衛能力,膽子小,因此它們很有必要群居。一般的蛋雛雞,剛出殼幾天就會表現出明顯的合群性,一旦離群就會不停的叫。因此,養雞戶要保證雛雞不落單。 6、好斗 雛雞也有自己的群體和領地意識,一旦有新的雛雞加入,就會表現出自己好斗的一面。尤其是現如今飼養密度普遍偏大,雛雞就容易出現啄肛、啄羽的情況,這一點養雞戶要尤其注意。 7、怕熱怕濕 雛雞對于溫度和濕度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,溫度不能長期高于35度,也不能太低。雛雞對于濕度的要求是,盡量溫暖干燥,潮濕的環境很容易引發各種雞病。 8、容易脫水 雛雞的生存適宜用溫暖干燥的環境,但這種環境容易造成雛雞的脫水。尤其是經過長途運輸的雛雞,更容易因為呼吸失水太多而導致脫水。 以上就是雛雞的八大生理特點了,而養殖戶只要對這8個要點做好管理養護,那么對提高雛雞成活率是很有幫助的。關于雛雞飼養,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? |